欢迎来到BWIN·必赢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0-88888888

新闻中心

News
您的位置: BWIN·必赢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博鱼体育科研平台、育人基地、示范窗口、造福西北

发布日期:2023-11-01 00:24浏览次数:966

  博鱼体育这里曾经碧波荡漾、野鸭成群、游鱼无数;这里曾是丝路重镇、五凉古都、河西粮仓;这里还有千百年吟咏不绝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里现在却水流干涸、土地沙化、黄沙漫天、尘沙肆虐。这就是位于甘肃石羊河流域下游的青土湖的前世今生。十年前,我校石羊河实验站就是在这种环境下挂牌成立的。从租赁别人的小平房到现在的三层综合实验楼,从沙尘飞扬到绿树掩映,石羊河实验站经历了十个春夏秋冬,数百名师生在这里挥洒着汗水、付出了心血,十年如一日的进行着朴素而充实的工作、生活,不仅在科研道路上开辟了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西北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面积4.16万平方公里、人口230多万,它是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人口最密集、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用水矛盾最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地区。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流域水资源过度、无序开发利用,区域生态环境一度急剧恶化,“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就是当时恶劣生态环境的真实写照。民勤绿洲北端的青土湖,上世纪五十年代已干涸见底,石羊河流域下游地区已成为我国四大沙尘暴的发源地之一博鱼体育,地下水因矿化度剧增,不仅人畜不能饮用,而且也不适用于农田灌溉,当地部分群众因无法生存而背井离乡,沦为“生态难民”。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国家有关部委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注。2001年以来,原国务院总理曾先后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明确指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这不仅是个决心博鱼体育,而是一定要实现的目标。这也不仅是一个地区的问题,而是关系国家发展和民族生存的长远大计”。最近中央习又明确指出“要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我校石羊河实验站是石羊河流域唯一的重点研究农业与生态节水的野外科学实验站,它不仅承担着典型内陆干旱区流域水资源转化过程与用水效率科学观测的重任,而且也承担着为石羊河流域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等重点治理工程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服务的重大使命。十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学校与地方的大力支持以及全体师生的辛勤努力下,实验站得到了快速发展,2010年被批准为农业部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2012年建筑面积3600多平方米的综合实验楼竣工并投入使用;2013年被水利部批准为“绿洲农业高效节水技术推广示范基地”;2014年利用水利部“948项目”建设的大型人工气候试验系统将投入使用。在团队与人才队伍建设方面,2006年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站长康绍忠教授因在石羊河流域的贡献而获2006年度ICID国际农业节水技术杰出贡献奖,并被英国Lancaster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2011年实验站站长康绍忠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冯绍元教授、黄冠华教授、毛晓敏副教授、杜太生教授、霍再林副教授先后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2012年和2013年杜太生教授、霍再林副教授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13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创新群体,以及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联合资助的农业高效用水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10年实验站合作完成的“农业化学节水调控关键技术与系列新产品产业化开发及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3年依托实验站主持完成的“干旱内陆河流域考虑生态的水资源配置理论与调控技术及其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1年张宝忠在实验站完成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石羊河实验站已逐渐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研究与示范基地。

  将历史的时钟拨到二十年前,当时在西北农业大学任职的康绍忠教授首次到青土湖考察,到处见到的是沙进人退、残庄破壁的情景,在民勤东渠乡大号三社134人的村子因没有水而逃荒仅剩下21人;1996年康绍忠教授就开始在该流域下游布置相关试验研究,梁宗锁、潘英华、杜太生等一批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在此开始进行试验研究;2003年底台胞朱英龙先生得知我校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成立,并正在为解决我国旱区农业节水与水资源问题而艰苦创业时,慷慨捐资100万元人民币,用于购买所需仪器设备和在我国西部石羊河流域进行农业节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2004年3月,我校中国农业水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康绍忠教授和副主任冯绍元教授到石羊河流域进行实地考察和社会调研,他们走到民勤等地,遇到的还是漫天的沙尘、寥寥无几的植被和寸草不生的沙丘,被黄沙吞噬的房屋将他们的心再次深深的刺痛。当他们看到,那些面朝黄土博鱼体育、背朝天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再无法在此生存,甚至大量农民为了躲避生态灾难,只好远走他乡。他们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决定扎根西北在武威市城东20公里处的沙漠公园建设定位观测试验站,当年4月中国农业大学杜太生、夏桂敏、李王成等第一批博士研究生进驻实验站。2004年7月23日正式举行了“中国农业大学石羊河流域农业与生态节水试验站”揭牌仪式。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师生先后在沙漠公园、薛百农技站和邓湖等地开展农业节水试验。当时没有属于自己的公用房,更没有自来水,他们就跟当地的村民一起住简陋的小平房,自己拉车取水,自己做饭,睡土炕。2007年8月25日,在学校“985”经费资助下,实验站迁往新址(武威市凉州区东河乡王景寨),在武威市中心灌溉试验站的基础上开始了实验站办公室、宿舍、餐厅等基础设施建设,实验站添置了不少试验仪器设备,也雇了自己的厨师,解决了吃饭问题,试验和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2007年实验站与甘肃石羊河流域管理局签订科技合作协议,把石羊河实验站作为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重要技术依托单位;2009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与武威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武威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合作协议》,双方在石羊河流域生态治理、设施农业、节水农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共建;2010年7月,该站被命名为“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武威科学观测实验站”;2011年武威市人民政府无偿划拨了一批土地,当年7月23日综合实验楼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8月1日竣工,实验楼建筑面积3600余平方米,共3层,能够同时接待100人到站实验实习,综合实验楼的建成大大改善了实验站的科研和生活条件,标志着石羊河实验站建设步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2013年6月,中国农业大学在站设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石羊河教授工作站。目前,实验站有试验地680余亩,实验室和宿舍等生活配套用房4600余平方米,葡萄节水灌溉试验与示范基地6000余亩,温室节水高效试验与示范大棚20多栋,并建设了农田通量观测系统、温室节水灌溉试验系统、田间水转化试验系统、植物生理生态实验室、土壤物理实验室、土壤化学实验室、作物品质实验室、同位素与色谱实验室、节水设备与制剂实验室,购置了流动分析仪、LI-6400光合仪、大型称重式蒸渗仪、涡度相关仪、植物生理生态监测系统等1000余万元的设备,总固定资产3000余万元。

  在康绍忠、冯绍元、黄冠华、李光永、唐泽军、左强、任理、高丽红、胡克林、杜太生、王凤新、郭萍、张昕等教授以及毛晓敏、郝新梅、王素芬、霍再林、佟玲、姜娜、李思恩等副教授们的带领下,一批又一批的同学踏上了石羊河这片热土,他们体味了刻骨铭心的艰难,奉献了骄阳似火的青春。多少次他们顶着炎炎烈日,挥洒着辛勤的汗水;多少次他们废寝忘食,期待累累的硕果;多少次他们披星戴月,穿梭于试验田间。坚持就是胜利,磨练激发斗志,难忘的野外试验经历让每一个过来人都变得更加执着、勤奋,更加坚毅、顽强。在这茫茫沙海的绿洲上,实验站是他们共同的家。实验站师生发扬着农大人不畏艰辛、乐于奉献、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不怕脏、不怕累,从田间取样、测样,回到实验室中一次次分析测定、整理资料。放下仪器和资料,他们又像农民一样满脸灰尘、一身汗水的在荒漠地上摸爬滚打,风雨无阻。2002级研究生佟玲、姚立民、贾宏伟在民勤绿洲做土壤入渗特性空间分布试验,天不亮就早早出门,中午顶着炎炎烈日,在沙漠边缘地上冒着五六十度的高温,还要用马车拉水。2003级研究生郝治福、吕廷波在邓湖为了观测抽水井水位和土壤入渗的动态变化,也常常是带着干粮和一壶开水,在沙漠边缘的农田里一跑就是一整天。2005年,在民勤薛百乡农技站基地,条件比较艰苦,只有一个简易的土厕所、男女共用,老师们想尽量不让女同学在那里开展试验,但有一位女生候晓燕就不服气,克服了巨大的困难,顺利完成了马铃薯膜下滴灌试验。2004级博士生张宝忠,从2004到2007年的四年里,每年3月底到实验站,10月中旬试验结束才回到学校,他读研究生的5年中有4年在实验站工作,每天独自骑自行车到距离实验站四公里外的皇台葡萄园观测其水热通量的变化、测量葡萄的生理生态指标,为采集试验数据,顶风冒雨,不畏严寒酷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毕业后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所工作,很快成了单位的业务骨干。在张宝忠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会上,答辩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土木水利与建筑学部主任、清华大学雷志栋教授在宣读完答辩决议后很动情的发表了一段讲线年坚持在野外基地试验,密切联系生产实际,获取第一手宝贵的试验数据,不是仅在计算机上做模拟、写论文,石羊河站研究生的这种科研精神值得学习。还有杜太生老师不得不跟爱人和年幼的孩子在甘肃、北京、山东三地相隔,不分昼夜的忙于试验研究和实验站的日常管理工作;李思恩老师从学生时代到走上工作岗位,驻扎石羊河近十载,为实验站的发展做出了无私的奉献。十年磨一剑,实验站师生不畏劳苦,紧密围绕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技术需求,对当地大田作物、果树与蔬菜以及沙生植被的耗水规律进行了长期观测研究;不断探索农作物与沙生植物微咸水灌溉、果树和温室作物调亏灌溉、特色瓜果节水调质高效灌溉新模式;深入研究节水灌溉条件下土壤水氮运移规律与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分析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系统的影响,进行地下水动态模拟与三水转化研究以及水资源科学配置;并对灌区节水改造的环境效应进行评价。

  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重点与面上项目,中欧国际合作项目和水利部行业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等部省级以上项目

  余项,经费3000余万元。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实验站积累了4.20亿个宝贵的基础科学试验数据,师生们围绕旱区水资源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立足于精细的田间观测与模型计算,取得了累累硕果:揭示了西北旱区流域尺度水资源转化与消耗规律;构建了大田作物、果树、温室蔬菜、棉花等四类主要农作物的节水优质高效灌溉综合技术体系,为流域节水农业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发展了流域水转化的定量模拟方法;开发了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为实施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提供了决策支持与可行方案;集成了适用于石羊河流域的三种不同类型区域的农业高效节水综合技术模式,为该流域的节水农业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研制了五类流域水资源调控与农业高效用水的控制设备,为流域水资源调控与农业高效用水提供了设备保障;实施与制定了三类流域农业高效用水保障工程建设与运行标准;建立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合理调控与高效利用的制度保障;组织了农民培训与不同区域农业节水综合技术集成示范及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实验站完成的研究成果先后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Journal of Hydrology》、《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Irrigation Science》、《水利学报》和《生态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50余篇,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以实验站研究成果为基础撰写的《西北旱区流域尺度水资源转化规律及其节水调控模式以甘肃石羊河流域为例》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出版,并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为全国“三个一百”原创性图书出版工程。相关研究成果被收入英国Charles Pastemak教授主编的有关粮食安全的著作向全世界加以介绍,被收入国际灌排委员会(ICID)组织编写的介绍全世界最先进灌溉农业节水技术的《Innovative Technologies and Management for Water Saving in Irrigated Agriculture》一书,并被列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颁发的《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作为先进农业节水技术介绍和推广。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张建华教授合作研究的根系分区交替灌溉与调亏灌溉成果以及在西北石羊河流域进行的定位试验研究与示范工作被世界权威学术期刊《Nature》进行了专题评述。在站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北旱区农业与生态节水应用基础研究”被评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7年度有突出进展的研究成果。依托实验站完成的研究成果先后获ICID国际农业节水技术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部(省)级科技奖4项、国家专利10件、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试验研究设备的完善,实验站已逐渐成为我国西北地区农业高效用水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自2007年对外开放以来,来自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工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农学院、人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大学、河海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以及英国牛津大学、兰卡斯特大学、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瑞典隆德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的

  余名博、硕士研究生,40余名本科生在实验站开展试验研究工作以及150余名本科生在实验站进行实习或暑期实践。建站以来,实验站已培养毕业博士生35名,硕士生102名,杜太生、李王成、夏桂敏、周青云、王春梅、来剑斌、张宝忠、李思恩、胡萌、丁日升、张彦群、张晓涛、王振昌、蒋静、王峰、刘晓志、许小燕、姚立强、姚立民、刘春伟、郑睿、王军、邱让建、郭维华、郑建华等一批优秀毕业生已就业于水利部、农业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长安大学、河海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海河水利委员会、淮河水利委员会、中国对外水电集团公司等我国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于海燕、张赟等先后到英国牛津大学和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一批批优秀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从这里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传承着“不畏艰辛、乐于奉献、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石羊河精神。(三)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实验站一直致力于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实验站实行校地结合的管理模式,管理队伍采用“校地混合编队”的组成模式,武威市水务局、武威市水利科学研究所、武威市水利技术服务中心以及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石培泽、杨秀英、董平国、韩万海、胡天民、彭治云等地方科技人员在实验站建设和管理以及成果的示范推广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期“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培训与示范观摩活动,2000余人从中受益。2011年至2013年,实验站连续3年举办“农民田间节水学校”和“农民开放日”活动,来自石羊河流域不同区域14个试点村的424名农民代表在实验站进行了田间节水技术观摩和学习。实验站还组织佟玲等年轻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一起深入到红崖山灌区、环河灌区、西营灌区、金塔灌区、杂木灌区、黄羊灌区和清源灌区的20个乡镇,开展节水技术宣讲,重点宣讲了实验站多年试验研究得出的适合在当地重点推广的膜下滴灌技术、温室大棚滴灌技术、隔沟交替灌溉技术和调亏灌溉技术等农业节水技术,还深入到中小学进行节水知识的科普宣传,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和村民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为了进一步推广普及研究成果,实验站还与武威市节约用水办公室合作组织编写了《武威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用技术指南》、《武威市建设节水型社会科普知识问答》、《武威市建设节水型社会宣传手册》等一系列的推广与培训教材。自2007年实验站对外开放以来,近4000余名当地技术人员和领导干部在实验站进行技术观摩与培训,对当地节水农业发展和灌溉用水管理水平的提高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对改变人们的用水观念、增强节水意识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实验站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行业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的高度评价与肯定。实验站心系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从不同渠道争取经费帮助地方扶贫和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为当地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04年实验站站长康绍忠教授取得台湾嘉隆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英龙先生的帮助,协助地方创办希望小学和改善办学条件,他先后陪同该公司董事长代表深入到石羊河流域天祝、古浪、民勤等县的贫困地区考察当地办学条件情况,并协助选址建设了

  所希望小学。此外,每到暑假实验站师生都会利用试验空暇时间自愿到当地学校或农民家里免费辅导当地孩子的功课,深受当地居民的欢迎与喜爱。(四)

  石羊河实验站的快速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得到了政府部门和各界人士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实验站先后接待了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法国、荷兰、日本、瑞典、以色列、丹麦和朝鲜、埃及博鱼体育、智利、格鲁吉亚、肯尼亚、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赞比亚等26国以及香港、台湾地区和内地

  个省(市、区)的专家、学者、领导考察交流1500余人次。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墨尔本大学Edward Barlow教授,英国应用生物学学会主席、Lancaster大学环境中心创始主任William Davies教授,英国牛津大学水资源研究所所长W. M. Edmund教授,日本岩手大学校长Katsumi Fuji教授,美国Missouri大学植物学跨学科联合研究中心主任Robert Sharp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刘昌明、陆大道,中国工程院院士雷志栋、茆智、汪懋华、李佩成、刘兴土、罗锡文、南志标等一批国内外知名学者先后到实验站指导工作和进行学术交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树声、张宝文以及甘肃省委书记陆浩先后到试验站和试验基地考察。科技部、水利部、农业部等部委相关司局领导郭志伟、李远华、乔世珊、孙雪涛、顾浩、姜开鹏、倪文进、武文相、李赞堂、赵乐诗、董新光、栗铁申以及甘肃省科技厅、水利厅、农业厅、国土资源厅领导李文卿、郑华平、康国玺、栾维功、王亨通等多次到实验站考察指导工作。柯炳生校长先后两次到站考察,希望实验站突出内陆干旱区绿洲节水高效农业的特色,以节水和高效用水为立足点,发挥“科研平台、育人基地,示范窗口、造福西北”的重要作用,力争将实验站建成国际一流的农业高效用水实验站与科研示范推广基地。2010年8月,校党委书记瞿振元考察实验站,殷切希望“把石羊河实验站建设得更好”。学校历任相关领导孙其信、郭大、张建华、王涛、李召虎、龚元石等也先后视察实验站。甘肃省武威市历任党政领导火荣贵、肖庆平、张绪胜、郭承录、刘存禄、王扎东、何伟、徐文善、牛兆虎、蔡尓俐、李明生、李世英、周晓红、胡细如、卢小亨、李学民、张效林、陈德兴、陈明、尚勋武、焦军毅等先后多次到试验站考察指导工作。实验站的建设为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团队建设、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技术示范推广搭建了基础平台。通过系统的定位试验研究、技术开发、设备研制与集成示范为干旱内陆河流域生态脆弱区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撑、技术体系和应用模式,促进了学科发展与行业科技进步,提升了我国在水资源高效利用领域的国际影响力,提高了干旱内陆区流域水资源管理水平,有力推动了干旱内陆河流域节水优质高效灌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验站创新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水资源科学配置与调控技术示范推广体系,提高了基层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农民节约用水、科学用水的意识博鱼体育,促进了流域农业生产方式由广种薄收、大水漫灌向以水定经济结构、以水定发展规模、以水定产业布局、以水定作物种植面积转变,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亿立方米,比2006年实际用水量减少30.7%;民勤盆地局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干涸51年之久的青土湖形成了约3平方公里的水面,青土湖地下水位进一步回升,湖区植被逐步开始显现生机。过去十年来之不易的成绩早已载入史册,未来的发展也任重道远。石羊河实验站一定会为解决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做出更大贡献,向着国际一流高水平的农业高效用水实验站迈进!石羊河流域的明天必将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蓝天白云、山青水秀、物阜民丰的境界!

友情链接: BWIN·必赢(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Copyright © 2002-2024 BWIN·必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13899999999